作为一位合格的药店管理人员,有很多人际关系需要处理。对内要调解员工之间的纠纷,营造融合和谐的工作环境;对外要和客人打成一片,多了解他们的需要,建立长期穏定的客户关系。
毕竟每天面对的客户那么多人,难免有人问到药材品质的问题,如果一问三不知,不但令老板质疑你的工作能力,也会在下属面前衰失威信,实在非常尴尬。所以平日有空闲时间应该多看专业书籍,也要与行家多交流工作经验,尽量丰富临床和理论知识。
以下列举几点客户经常询问的问题,供同业行家作一参考。
一、为什么同一味中药材,在不同地方购买样子有些不同?
1、中药材是天然药用植物经加工、炮制、干燥而成的饮片。如果该饮片是以单一植物部位入药,药材性状基本一致,不论到任何药店购买都没有明显分别。但如果药用部位是以全草入药(整株植物使用)就有机会不太一样。
事关全草入药的药材内里有植物的根、茎、叶、种子等等,在采收、加工过程中可能处理得不太均匀,出现花朵多种子少或叶片多根茎少的情况。
注:全草入药的中药饮片包括有益母草、薄公英、紫花地丁等等。
2、同一种药材有的比较粗大,有的比较细幼,从体积上可以很明显区别出来,这是药材等级不同影响到外观。到底为什么药材要区分等级?
是行家都知,等级就代表了药材的品质。有的行家会选择高品质的药材来配药,有的则使用普通品质的药材。也许前者会认为高品质的药材才有较高的治疗效果,价格略贵一些也理所当然,并不会流失客户。
后者认为配药是以组合疗效为主,个别药材的质量对整体药效影响较少,价格便宜才是王道。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,各自也有各自的经营策略。
通常来说,档次越高的药材体积越大,相反档次越低的药材体积越小,例子有党参、北芪、淮山、杞子、田七、百合、首乌等等。
二、怎么有的药材比较洁净,有的比较污秽?
1、中药制成饮片过程都会经过一系列炮制工艺,如果处理不当好容易令药材受到污染,除了影响药效,也会改变外观。
中药炮制工艺都有一套标准,但在实际操作上还是要讲求经验和技巧。有些经验尚浅的制药员经常出现以下两种的错误,应该要特别注意。
炒制药材过了火,令其变得松脆,颜色亦会偏黑,焦皮脱落像是灰尘。蜜炙药材时,药材加蜜糖在锅内翻炒不均匀,大量的蜜糖留在药材表面,很容易粘着尘土,造成污物。
2、中药干燥处理方法比较传统。现代化干燥方法重视品质和效率,对工作环境和员工衣着也有严格的要求,这是传统干燥方法所无法比美的。
三、为什么有的药材比较整齐好看,有的不太好看?
中药材是植物的药用部位,叶片颜色有深浅;树枝形状有粗幼;树皮色泽有黑白,天然的东西看起来不太美观还是很正常的。有的药店人员会按药材的色泽和大小归类,令药材比较整齐好看,给客户留下好印象。
比如说,如果药材是种子类或果仁类,药店人员会把药材过筛(分大小),然后从中挑选出颜色较佳、形状完好的用于配药,而颜色、形状较差的用来煲药。
这里需要特别提醒一下,有的店员会把药材用硫磺薰蒸处理,令其外表洁白无暇。要知道硫磺不是什么好东西,有可能破坏药材有效成分,如果唔服也会对人体有害处。
四、中药药液给人印象都是黑色的,为什么有时会呈现其他色泽,是变质了吗?
不一定变质。中药治病主要依据內里的有效成分发挥作用,而成分种类很多,颜色也有不同,单靠色泽不能准备判断茶剂的品质。
我们知道中药通常以复方的形式治病。复方药量小则五、六味药材,多则二十、三十味药材,这么多的药材混合在一起煎煮,会有大量杂质溶出水中,令水溶液变得非常混浊,通常见到的都是棕色或黑色。
当然凡事总有例外,如果茶剂以纯补益药配伍,煎熬出的药液就会比较清淡,呈淡黄色、黄棕色。代表药包括党参、人参、北芪、太子参等等。
如果茶剂主要以清热药为方基组合而成,颜色会变得深黄、浅红色。代表药包括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栀子等等。
还有一些药材煲出的水溶液呈泥浆样色泽,而且粘粘的,通常是用治跌打的药材,这些都是树脂类药材为主(乳香、没药等)。
五、为什么不同药师指导的煲药方式略有不同?
中药煎煮方法有一套明确指引,一般要按照规定来执行煲药程序,但如果讲究一些,也要按实质情况灵活操作。
为求煲出最佳药效,某些药材需要特别处理,例如先煎、后下、焗服、冲服、样化。简单来说,“先煎”就是在煲药前提早15分钟煲指定的药材。“后下”则正好相反,在药茶快煲好约15分钟才放入一同煎煮。
至于焗服、冲服和样化都是煲好药茶后续工作,就是用煲好的药液冲溶那些药材,分别只在于冲焗时间长短而已。
笔者每次在处方内见有阿胶粉这味药材,中医师都会写上“样化”处理。问题是阿胶是一种富含胶质的中药材,样化溶解度很低,最终大部分的药材会粘在底部,患者只能摄取少量阿胶成份。
所以阿胶粉应该单独煲一段时间,令其完全溶解水中,才混合药茶一同饮用。
另一种情况是薄荷处理方法。医生单写上薄荷“后下”处理,然而薄荷气味芳香单薄,在沸水中煎煮15分钟很容易令气味散失,影响药效,因此煎煮时间建议缩短至10分钟左右较好,或者直接用焖焗的方法更为穏妥。
来源:赛柏蓝—药店经理人
▍特约撰稿人:林佑 中药师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/中医药学院